高适 简介
「唐朝」-
高适(702?─765),唐代著名诗人。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蓝(今河北沧县)人。幼年家贫。二十岁后曾到长安,求仕不遇。于是北上蓟门,漫游燕赵。后客居梁、宋等地,过着「求丐自给」的流浪、渔樵、耕作生活。自称「一生徒羡鱼(希望作官),四十犹聚萤(刻苦攻读)」。天宝三年(744)秋,与李白、杜甫相会,共同饮酒赋诗,以抒襟抱。天宝八年(749),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,举「有道科」,授封丘尉。不久就弃职而去,客游河西。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、掌书记。「安史之乱」爆发后,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。后受唐玄宗赏识,连升侍御史、谏议大夫。肃宗至德二年(757),因围攻永王璘有功,得唐肃宗嘉许,官职累进,历任淮南节度使,蜀、彭二州刺史,西川节度使,大都督府长史等职。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侯。《旧唐书》称:「有唐以来,诗人之达者,唯适而已。」与岑参齐名,并称「高岑」,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。有《高常待集》。
-
高适艺术特色
高适是盛唐时期“边塞诗派”的领军人物,“雄浑悲壮”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。其诗歌尚质主理,雄壮而浑厚古朴。高适少孤贫,有游侠之气,曾漫游梁宋,躬耕…详情高适爱国精神
高适自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,所以他对保卫边疆的爱国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。如《送浑将军出塞》诗中对浑将军的刻画是很出色的。在敌人入侵、“昨日边庭羽书至…详情高适生平
高适 (700年—765年) ,汉族。唐代边塞诗人。字达夫、仲武,景县(今河北省衡水)人,居住在宋中(今河南商丘一带)。少孤贫,爱交游,有游侠之风,并以建功立业自期。…详情
高适相关资料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shici.sc.cn/shiren/132.html
高适的诗词
- 《部落曲》
- 《燕歌行》
- 《同观陈十六史兴碑》
- 《同敬八、卢五泛河间清河》
- 《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》
- 《三君咏。郭代公(元振)》
- 《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》
- 《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(一作王昌龄诗)》
- 《三君咏。狄梁公(仁杰)》
- 《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》
- 更多高适的诗词>>>
热门名句
- 红桥路,正一派、画船萧鼓中流住
- 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
- 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
- 裳裳者华,其叶湑兮
- 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
- 斜髻娇娥夜卧迟,梨花风静鸟栖枝
- 一庭春色恼人来,满地落花红几片
- 纷纷红紫已成尘,布谷声中夏令新
- 荻花秋,潇湘夜,橘洲佳景如屏画
- 军中宜剑舞,塞上重笳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