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婚嫁必备的精妙家具
作者:网络 时间:2023-10-11- 
古人在婚嫁习俗方面十分看重,有点条件的古代家庭嫁女都得"十里红妆",嫁妆成为了考量一个婚礼、一对新人,甚至两个家庭的门面如何。除去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外,古代女子嫁妆一定少不了一整套精妙的家具,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古代婚嫁的必备家具。
闷户橱是一种身兼承置物品和储藏物品双重功能的家具,类似于现代中的保险箱。
外形如条案,但腿足侧脚做法,专置有抽屉,抽屉下还有可供储藏的空间箱体,叫做"闷仓"。存放、取出东西时都需取抽屉,故谓"闷户橱"。这种家具北方使用较普遍,南方不多见,主要流行于明代。闷户橱的闷仓一般位于抽屉的下方,前有立墙为挡板,四面和下部用模板封闭,不可开启。立墙通常有一定的装饰图案和造型,使其看起来不像抽屉。只有上部的抽屉作为闷仓的门,存放物品时要将抽屉拉出来。当将抽屉推进去后,闷仓便被封闭起来,外表也看不见这一结构的存在。
虽然闷户橱的闷仓结构使用起来不太方便,但由于其隐蔽性好,十分适合用来收藏女子出嫁时携带的金银细软。在橱上或放箱只,或放掸瓶、时钟、帽简、镜台之类,用红头绳绊扎,因此闷户橱又被称为"嫁底",在"十里红妆"的队伍中,闷户橱便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员,是一款兼具实用于装饰的家具优品。
古代婚嫁中的"良田千亩,十里红妆""良田千亩,十里红妆",常被用来形容古人嫁妆的丰厚。古时富家女儿的嫁妆可谓非常惊人,床、桌、器具、箱、被褥等等日常所需无所不包。就算是普通人家,也会给女儿添置架子床、组合柜、八仙桌、闷户橱等家具,看作是对这对新人的美好祝福。
『上一篇:清朝人的跪拜文化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和抹茶有关的诗句 』
 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 - [ 李白 ]
 - [ 刘禹锡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陆游 ]
 - [ 王维 ]
 - [ 黄庭坚 ]
 - [ 辛弃疾 ]
 - [ 苏轼 ]
 - [ 岑参 ]
 - [ 白居易 ]
 - [ 王安石 ]
 - [ 杜牧 ]
 - [ 高适 ]
 - [ 欧阳修 ]
 - [ 刘长卿 ]
 - [ 韩愈 ]
 - [ 韦庄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李商隐 ]
 - [ 许浑 ]
 - [ 李贺 ]
 - [ 杨万里 ]
 - [ 韦应物 ]
 - [ 秦观 ]
 - [ 元稹 ]
 - [ 陶渊明 ]
 - [ 陈与义 ]
 - [ 范成大 ]
 - [ 柳宗元 ]
 - [ 温庭筠 ]
 - [ 元好问 ]
 - [ 李清照 ]
 - [ 文天祥 ]
 - [ 王之涣 ]
 - [ 杜荀鹤 ]
 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 - 「论语」
 - 「史记」
 - 「周易」
 - 「易传」
 - 「左传」
 - 「大学」
 - 「中庸」
 - 「尚书」
 - 「礼记」
 - 「周礼」
 - 「孟子」
 - 「老子」
 - 「吴子」
 - 「荀子」
 - 「庄子」
 - 「墨子」
 - 「管子」
 - 「列子」
 - 「宋书」
 - 「汉书」
 - 「晋书」
 - 「素书」
 - 「仪礼」
 - 「周书」
 - 「梁书」
 - 「隋书」
 - 「陈书」
 - 「魏书」
 - 「孝经」
 - 「将苑」
 - 「南齐书」
 - 「北齐书」
 - 「新唐书」
 - 「后汉书」
 - 「南史」
 - 「司马法」
 - 「水经注」
 - 「商君书」
 - 「尉缭子」
 - 「北史」
 - 「逸周书」
 - 「旧唐书」
 - 「三字经」
 - 「淮南子」
 - 「六韬」
 - 「鬼谷子」
 - 「三国志」
 - 「千字文」
 - 「伤寒论」
 - 「反经」
 - 「百家姓」
 - 「菜根谭」
 - 「弟子规」
 - 「金刚经」
 - 「论衡」
 - 「韩非子」
 - 「山海经」
 - 「战国策」
 - 「地藏经」
 - 「冰鉴」
 - 「围炉夜话」
 - 「六祖坛经」
 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 - 「资治通鉴」
 - 「续资治通鉴」
 - 「梦溪笔谈」
 - 「旧五代史」
 - 「文昌孝经」
 - 「四十二章经」
 - 「吕氏春秋」
 - 「了凡四训」
 - 「三十六计」
 - 「徐霞客游记」
 - 「黄帝内经」
 - 「黄帝四经」
 - 「孙子兵法」
 - 「孙膑兵法」
 - 「本草纲目」
 - 「孔子家语」
 - 「世说新语」
 - 「贞观政要」
 - 「颜氏家训」
 - 「容斋随笔」
 - 「文心雕龙」
 - 「农桑辑要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