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千金”一词并非出自女孩
作者:网络 时间:2023-10-11- 
很多电视剧如《千金百分百》,《夏家三千金》、《千金归来》等都采用了千金这个字眼,看来,"千金"一词最让人熟悉的地方就在于她是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闺女,而对于这个名词的由来,却鲜为人知。
"千金"一词的来历,自古以来说法很多,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,那就是形容某个事物极贵重。
千金最先形容"金属"
在我国古代,向有五金之说,"金"也并非专指黄金,而是泛指一切金属及其制品。
按照《山海经》《食货志》《铜剑赞》《平准书》以及《说文解字》等典籍的诠释,黄金为金,白金为银,赤金为铜,黑金为铁,都离不开金这个形容词。据考证,黄金与铜发现和利用于同一时期。中国至迟在商代中期,就已掌握了锻金术。但那时黄金尚未用作流通货币。汉代以前的金银铸件,更多是工艺器皿或饰品,在已出土的殷商文物中,就有金箔。
千金进入货币阶段
从我国货币发展历史进程来看,大致经过了原始贝币到金属铸币再到代价纸币这样三个阶段。在金属铸币阶段,铜钱流行的时间最长,其次是银两和金锭。从秦代半两钱起,到民国通宝止,铜钱流行的时间长达2100多年。至此,在早期文献中,经常会看到"赏赐千金" 悬赏千金" 日费千金"等字样。
千金比拟价值极高的物或事
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,与千金相关的成语典故也很多。
如,一笑千金,说的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,立下千金赏格,甚至不惜屡次点燃报警烽火;千金市骨,说的是有位国君想买千里马,其手下花费千金买来的却是马的尸骨,此价一开,果然有许多千里马送上门来;一字千金,说的是吕不韦将《吕氏春秋》书简悬挂在咸阳城门上,声言有能增损其中一字者,赏以千金……这些典故中所谓的"千金",并非具体数目,也不见得就是黄金,而是泛指价值极高的物或事。
千金最先形容男子
元代之前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,"千金"是指才貌出众的少男。
南朝大臣谢庄有个儿子叫谢朏,自幼聪慧,十岁能文。谢庄等游山赋诗,让谢朏也写一篇,谢朏拿起笔来,一挥而就。宰相王彧夸赞说:"贤子足称神童,复为后来特达。"谢庄笑了,手抚儿子的后背说:"真吾家千金。"
直到元代杂剧《薛仁贵荣归故里》,这里有句台词云:"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,请自稳便。"据说,这便是"千金小姐"的最早文字表述,含有极言娇贵之意。
及至明清,话本中称女孩子为"千金"的说法愈益流行开来,并发展到今日。
『上一篇:山海经中的中国神兽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《诗经》:爱情诗的艺术价值 』
 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 - [ 李白 ]
 - [ 刘禹锡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陆游 ]
 - [ 王维 ]
 - [ 黄庭坚 ]
 - [ 辛弃疾 ]
 - [ 苏轼 ]
 - [ 岑参 ]
 - [ 白居易 ]
 - [ 王安石 ]
 - [ 杜牧 ]
 - [ 高适 ]
 - [ 欧阳修 ]
 - [ 刘长卿 ]
 - [ 韩愈 ]
 - [ 韦庄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李商隐 ]
 - [ 许浑 ]
 - [ 李贺 ]
 - [ 杨万里 ]
 - [ 韦应物 ]
 - [ 秦观 ]
 - [ 元稹 ]
 - [ 陶渊明 ]
 - [ 陈与义 ]
 - [ 范成大 ]
 - [ 柳宗元 ]
 - [ 温庭筠 ]
 - [ 元好问 ]
 - [ 李清照 ]
 - [ 文天祥 ]
 - [ 王之涣 ]
 - [ 杜荀鹤 ]
 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 - 「论语」
 - 「史记」
 - 「周易」
 - 「易传」
 - 「左传」
 - 「大学」
 - 「中庸」
 - 「尚书」
 - 「礼记」
 - 「周礼」
 - 「孟子」
 - 「老子」
 - 「吴子」
 - 「荀子」
 - 「庄子」
 - 「墨子」
 - 「管子」
 - 「列子」
 - 「宋书」
 - 「汉书」
 - 「晋书」
 - 「素书」
 - 「仪礼」
 - 「周书」
 - 「梁书」
 - 「隋书」
 - 「陈书」
 - 「魏书」
 - 「孝经」
 - 「将苑」
 - 「南齐书」
 - 「北齐书」
 - 「新唐书」
 - 「后汉书」
 - 「南史」
 - 「司马法」
 - 「水经注」
 - 「商君书」
 - 「尉缭子」
 - 「北史」
 - 「逸周书」
 - 「旧唐书」
 - 「三字经」
 - 「淮南子」
 - 「六韬」
 - 「鬼谷子」
 - 「三国志」
 - 「千字文」
 - 「伤寒论」
 - 「反经」
 - 「百家姓」
 - 「菜根谭」
 - 「弟子规」
 - 「金刚经」
 - 「论衡」
 - 「韩非子」
 - 「山海经」
 - 「战国策」
 - 「地藏经」
 - 「冰鉴」
 - 「围炉夜话」
 - 「六祖坛经」
 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 - 「资治通鉴」
 - 「续资治通鉴」
 - 「梦溪笔谈」
 - 「旧五代史」
 - 「文昌孝经」
 - 「四十二章经」
 - 「吕氏春秋」
 - 「了凡四训」
 - 「三十六计」
 - 「徐霞客游记」
 - 「黄帝内经」
 - 「黄帝四经」
 - 「孙子兵法」
 - 「孙膑兵法」
 - 「本草纲目」
 - 「孔子家语」
 - 「世说新语」
 - 「贞观政要」
 - 「颜氏家训」
 - 「容斋随笔」
 - 「文心雕龙」
 - 「农桑辑要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