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晒书:书香四溢
作者:佚名 时间:2023-10-12- 
看过《西游记》的人都知道,唐僧师徒取经回来后,被千年老龟弄下通天河,经书湿透,于是在岸边的晾晒经卷,由此唐僧师徒晒书的日子(六月六日)成为佛寺的一个节日——翻经节,也开启了中国古代人们夏季晒书的一个传统,因此一到夏季晒书时节,便会书香四溢。
还有这样一个传说,在康熙年间的一个夏天,学者朱彝尊为显露才学于是在露天下晒肚皮,自称晒自己腹中才学,简称晒书。恰好被微服出巡的康熙爷遇见,被赏识才华后被封为翰林院检讨。
至此,夏天晒书逐渐演变成为了文人墨客展示自我的一种特别方式。
不仅如此,在古代诗人眼中,晒书文化已融入生活,成为一种调节生活的趣味小方式。
唐朝诗人杜牧曾说过:"晒书秋日晚,洗药石泉香"。
清人潘平隽也道:"三伏乘朝爽,闲庭散旧编"。
这些诗句,不正好记录下了中国古代文人趁夏日晴好晒书除潮防蠹,悠闲自得的生活心态?正好也把晒书文化融入了现实生活中。
直至今天,晒书文化虽然不再真正地搬出实体书到太阳光下晒,但是也在通过其他方式去传播晒书的传统文化,很多市级图书馆会定期在夏季举办一些大师大家书目展,以及画展等,甚至是国际书展节,好书分享已不局限于本土,还融合了外国文学的精华,可以说这些不同与古代的晒书形式在现今以全新的方式得以延续,让整个夏季书香四溢。
『上一篇:古人笔下的夏季清爽诗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具有艺术感的山西面食文化 』
 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 - [ 李白 ]
 - [ 刘禹锡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陆游 ]
 - [ 王维 ]
 - [ 黄庭坚 ]
 - [ 辛弃疾 ]
 - [ 苏轼 ]
 - [ 岑参 ]
 - [ 白居易 ]
 - [ 王安石 ]
 - [ 杜牧 ]
 - [ 高适 ]
 - [ 欧阳修 ]
 - [ 刘长卿 ]
 - [ 韩愈 ]
 - [ 韦庄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李商隐 ]
 - [ 许浑 ]
 - [ 李贺 ]
 - [ 杨万里 ]
 - [ 韦应物 ]
 - [ 秦观 ]
 - [ 元稹 ]
 - [ 陶渊明 ]
 - [ 陈与义 ]
 - [ 范成大 ]
 - [ 柳宗元 ]
 - [ 温庭筠 ]
 - [ 元好问 ]
 - [ 李清照 ]
 - [ 文天祥 ]
 - [ 王之涣 ]
 - [ 杜荀鹤 ]
 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 - 「论语」
 - 「史记」
 - 「周易」
 - 「易传」
 - 「左传」
 - 「大学」
 - 「中庸」
 - 「尚书」
 - 「礼记」
 - 「周礼」
 - 「孟子」
 - 「老子」
 - 「吴子」
 - 「荀子」
 - 「庄子」
 - 「墨子」
 - 「管子」
 - 「列子」
 - 「宋书」
 - 「汉书」
 - 「晋书」
 - 「素书」
 - 「仪礼」
 - 「周书」
 - 「梁书」
 - 「隋书」
 - 「陈书」
 - 「魏书」
 - 「孝经」
 - 「将苑」
 - 「南齐书」
 - 「北齐书」
 - 「新唐书」
 - 「后汉书」
 - 「南史」
 - 「司马法」
 - 「水经注」
 - 「商君书」
 - 「尉缭子」
 - 「北史」
 - 「逸周书」
 - 「旧唐书」
 - 「三字经」
 - 「淮南子」
 - 「六韬」
 - 「鬼谷子」
 - 「三国志」
 - 「千字文」
 - 「伤寒论」
 - 「反经」
 - 「百家姓」
 - 「菜根谭」
 - 「弟子规」
 - 「金刚经」
 - 「论衡」
 - 「韩非子」
 - 「山海经」
 - 「战国策」
 - 「地藏经」
 - 「冰鉴」
 - 「围炉夜话」
 - 「六祖坛经」
 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 - 「资治通鉴」
 - 「续资治通鉴」
 - 「梦溪笔谈」
 - 「旧五代史」
 - 「文昌孝经」
 - 「四十二章经」
 - 「吕氏春秋」
 - 「了凡四训」
 - 「三十六计」
 - 「徐霞客游记」
 - 「黄帝内经」
 - 「黄帝四经」
 - 「孙子兵法」
 - 「孙膑兵法」
 - 「本草纲目」
 - 「孔子家语」
 - 「世说新语」
 - 「贞观政要」
 - 「颜氏家训」
 - 「容斋随笔」
 - 「文心雕龙」
 - 「农桑辑要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