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朝历代七夕节的发展和演变

作者:佚名 时间:2023-10-22

魏晋南北朝时期,牛郎织女故事情节进一步完善,并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,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,其活动也日益丰富。那后面朝代中,牛郎织女和七夕节的故事又有怎样的发展和演变呢,今天让我们过个"探索七夕节发展的瘾"。


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七夕习俗


据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"七月七日,为牵牛、织女聚会之夜……是夕,人家妇女结彩缕,穿七孔针,或以金、银、钰石为针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 有喜子网于瓜上,则以为符应。"


这充分反映了民间女子在七夕穿针引线、祭星乞巧的情景。通过观看蜘蛛结网的情状来占卜自己在针线织作方面的天赋,也是一种 女性们在乞巧时经常采用的方式。


南朝时的做法是将蜘蛛放在瓜上,让它在瓜上结蛛网,然后根据蛛网的密与疏来推测自己是否得巧。为它所附着的牛郎织女的传说 故事得到广泛传播, 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此时己完全消失,七月初七成为了欣赏天庭欢聚、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。


《玉烛宝典·七月孟秋》原注:"七月俗重是日。其夜洒扫于庭,露 施机筵,设酒脯时果,散香粉于筵上,荧重为稻,祈请于河鼓织女,言此二星神当会。"这则记载明确表明了牛郎织女于七夕相会,这样就将七夕节和牛郎织女传说 相联系,逐渐固定下来,形成了深入人心的爱情故事。


因此在这一时期,七夕节不仅继承发展了己有的"乞巧"习俗,还添加了乞求富贵、乞求长寿、乞求生子的习 俗。同时,由于人们对牛郎织女之间坚贞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,七夕节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。而汉代的登楼晒衣习俗到魏晋时演变成为晒书习俗。


《世说新语》曰: "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,隆乃仰,出腹卧,云:‘晒书。"另有阮咸先生看见邻里在七夕曝衣,而他家徒四壁却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裤晾出来。这显示出七 夕习俗在民间的影响极大。


这其中,乞巧爱情与求子都与女性的生活及精神密切相关,封建社会对于子嗣的重视也直接决定了女性的地位,所以求子也是当时女性的 重要活动,二对于爱情的祈求则是封建女性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。


七夕食俗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,相关最早的记载是晋周处《风土记》,七月七日是个好日子,这天 的饮食也不同于以往,北人会吃汤饼。汤饼又称"不托",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等简单的食物。


人们在七夕节吃饼有其文化内涵。其一,饼是圆状,古人认为 "圆,阳物也",阳物有辟邪的功能,吃阳物可以求吉利。其二,圆还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,有团圆之意。古人把七夕饼叫做"巧饼"。


唐代长安盛行各种七夕节俗


唐代长安盛行各种七夕节俗,在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中,也有"宫中殡妃各以九孔针、五色线向月穿之,过者为得巧之候,动清商之曲,宴乐达旦,士民之家皆效之"的记 载。宫女们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,生活的寂寞,情感的空虚,使她们对七夕穿针之事甚感兴趣。


唐代崔颢的《七夕》诗,曾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女性们穿针乞巧的风俗,诗云:"长安城中月如练,家家此夜持针线。仙裙玉佩空自知,天上人间不相 见。"长安城中家家户户的少女少妇,在七夕节时都要持针线、供瓜果、摆香案,向织女乞巧,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想要证实自己在针线活计方面的天赋与才能。唐代 时,皇宫中也十分盛行用蜘蛛乞巧的习俗。


据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,当时每至七夕节,宫女们便要"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,至晓开视蛛网稀密,以为得巧之候。密 者言巧多,稀者言巧少,民间亦效之"。唐宋时期,七夕食饼又出现了变化,《唐六典》记载:"七月七日加研饼,并于常食之"。


宋代祭祀盛行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


七夕节俗活动更加丰富了,除了保存历代流传下来的习 俗,还出现了《天河配》、《长生殿》等节令戏,七夕节成为了可以使民众娱乐放松的节日。


宋代罗烨、金盈之编辑的《醉翁谈录》说:"七夕,潘楼前买卖乞巧 物。自七月一日,车马填咽,至七夕前三日,车马不通行,相次壅遏,不复得出,至夜方散。"


由此,我们能够得知当时七夕节热闹非凡的场景。太平兴国三年公元 年,宋太宗下了一道有关于鼓七夕节在元代多被称为女儿节,可以看出到这时,七夕节的节俗基本是以女性为主了。《析津志》中对七夕节这天在市中、朝中、宫中 等热闹庆祝节日的场景做了详细的记载。


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很普遍了,南宋罗愿《尔雅翼》卷一三也说:"涉秋七日,(鹊)首无故皆髡。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 女会于汉东,役乌鹊为梁以渡,故毛皆脱去。"


此时也涌现出很多颂扬牛郎织女的诗文。例如北宋秦观的《鹊桥仙》"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金风玉 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?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"便是赞颂七夕的著名诗篇 。


明清时期七夕食俗大发展


明清时期, 七夕有吃"结缘豆"的食俗,《漳州府志》记载了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,并结缘的习俗。清朝时期,江西七夕节有吃"油饼",喝"巧水"的习俗。


明清时期,女性们在过七夕节时又开始流行起一种新的乞巧方法,那就是通过观看针在水中的投影来验证自己的针线织作水平高低,这叫做"丢巧针",又叫做"督巧"。


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二《春场》记载:"七月七日许丢巧针,妇女曝盎水日中,顷之,水膜生面,缔针投之则浮。则看水底针影,有成云雾、花头、鸟兽影者,有成鞋及剪 刀、水茄影者,谓乞得巧。其影粗如槌,细如丝,直如轴蜡,此拙征矣。妇或叹,女有泣者。"这种卜巧方法在《帝京岁时纪胜》和一些明清方志中均有类似记载, 可见流传已久,覆盖面也很大。


不论是在哪个朝代,七夕的习俗都是一步一步流传下来的,可见,美好的东西总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和感动。

『上一篇:洪荒之力是什么意思?国学告诉你 』『目 录』『下一篇:探索七夕节的起源问题
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推荐作者

古文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