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读不一样的八股文:好玩搞笑
作者:网络 时间:2023-10-11-
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,很多有关八股文的趣闻趣事都围绕着考试,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不一样的八股文,看它是如何好玩搞笑的。
八股文简介
八股文是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,规定取材于四书五经,内容上一定要用古人(孔子、孟子等诸子百家)的语气,就像如今的命题作文,但它还要求句子的长短、字的繁简、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,字数也有限制。同时,文体有固定格式:由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题、起股、中股、后股、束股八部分组成,缺一不可。要想达到这类要求,必须得对百家思想非常熟悉,稍有偏差,则不合格。
八股文笑料出自考生和考官
既然对考生这么严格,那对考官呢?作为审题和命题的人,应该对八股文规则会更加明确吧。不过,史上事实并非如此,很多笑点都是从考生和考官身上衍生出来的。
明清时的八股文以"四书"词句命题。如单句时要注明某书某章,因为相同的句子不少,考生不知该作哪章书中的句子。有一次一位塾师因学生外出玩了半天,回到书房作文。塾师便以《牛何之》三字名题。语出《孟子》,学生很聪明,又调皮,明白先生的意思,在文章大结写道:
夫《孟子》一书,言"何之"者有二,一则曰"牛何之";一则曰"先生将何之"。先者,牛之踢飞脚者也。生者,牛之坐板凳者也,然则牛也,先生也,一而二,二而一也。
这里就把先生比拟成牛,虽然学生这么恶搞,但也确实符合八股文的规则,先生也只笑笑了之。
八股文中的绕口令
有一次,一位考试官出《古之人,古之人》为题考秀才,但未注明何书、何章。也就是出了个命题作文,但是命题主旨不明确。于是一名秀才李文固向考官当面问道:
《孟子》中有两处"古之人,古之人"。不知宗师所出者,是上句"古之人",抑下句"古之人"?若是上句"古之人",生员好做上句"古之人";若是下句"古之人",生员好做下句"古之人"。倘是上句"古之人",做了下句"古之人";或是下句"古之人",做了上句"古之人",便将宗师所出"古之人"题目做错了。敢请……说时一口气说下来,像绕口令一样,边上的人都笑了。宗师急忙拦住他说:"随你去做罢!"后来,梁章钜《制艺丛话》说他"善谐谑",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。
《制艺丛话》还记李文固另一故事。有一次岁考,题目是《割不正不食》,他于文章写完了,在结尾处又添了几句道:噫!予生也晚,未能与孔子同时,一食其所剩零头碎角之肉,岂不惜哉?
本来整篇文章都不错,考官正想批作优等,及至看到结尾处,不禁大笑,便批作四等。可见八股文的规则不会因为它自身搞笑而放松评定标准。
八股文也能作弊
八股文有着一套套的规则,相对于作弊来说,反而是减轻了难度,仅以八股文中的第一步破题为例。
清代科举考试,十分严格,但是总有时有弊端,有人钻各种空子、作弊。最有把握的,就是自己程度不差,又认识主考,在文章中约好暗号,很容易取中,而这暗号又要不留痕迹。
据《制艺丛话》引林则徐所述故事道:福建有一在京大官,要主持会试。不少知交小辈都来向他打听关节。他申斥这些人说:"你们这群孙猴子,好大胆!"大家一哄而散。等到进场:首题是"巍巍乎惟天为大"至"无能名焉"一章。一人忽然想到他骂孙猴子的话,顿然领会。文章破题就用了"大圣齐天"四字,果然考中了。另《谐史》也有此题。其破题全文是"齐天大圣,极天下之无状焉。"
可见,这种作弊比现在偷取试题都要简单,还不容易被发现。
据记载:有一次福建某大官将要主持会试。在京中宴请同乡举子中亲密亲友,执壶亲自斟酒给大家说:"尽此壶!"参加宴会的人领会意思,第一篇八股文结尾处,都用了"尽此乎"三字,都中了。独有他女婿没有领会,未用"尽此乎"三字,结果名落孙山,没有考中。有人举发他通关节,他分辩说:没有关节,要有为什么我女婿没有考中?这事算是平息了。
八股文在后人看来是压抑考生的创作才华,把命题框定在四书五经中,但也不得不承认,也正为这种笨办法,才让大家都回归百家经典文化,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。
『上一篇:从历史人物看家国情怀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什么是中国四大名绣 』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- [ 李白 ]
- [ 刘禹锡 ]
- [ 孟浩然 ]
- [ 陆游 ]
- [ 王维 ]
- [ 黄庭坚 ]
- [ 辛弃疾 ]
- [ 苏轼 ]
- [ 岑参 ]
- [ 白居易 ]
- [ 王安石 ]
- [ 杜牧 ]
- [ 高适 ]
- [ 欧阳修 ]
- [ 刘长卿 ]
- [ 韩愈 ]
- [ 韦庄 ]
- [ 孟浩然 ]
- [ 李商隐 ]
- [ 许浑 ]
- [ 李贺 ]
- [ 杨万里 ]
- [ 韦应物 ]
- [ 秦观 ]
- [ 元稹 ]
- [ 陶渊明 ]
- [ 陈与义 ]
- [ 范成大 ]
- [ 柳宗元 ]
- [ 温庭筠 ]
- [ 元好问 ]
- [ 李清照 ]
- [ 文天祥 ]
- [ 王之涣 ]
- [ 杜荀鹤 ]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