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为何批判第一个为爱殉情的男子
作者:网络 时间:2023-10-11- 
尾生,中国历史中第一个为爱殉情而死的男子,这是他第一次走入民众视野,也是最后一次。按道理,这种痴情男子的重情义行为应该被世人崇敬,但在庄子眼中,这种对生命不负责的行为是理应被批判和唾弃的,接下来,我们一起详细地谈谈为何庄子要这样批判尾生呢?
庄子:生命至上观
在庄子眼中,生命是可贵的,《庄子·养生主》中提及到:"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(危险)已!"从而他主张"保身全生"。留住自己的生命才能在未来创作更多的可能。而这恰好与尾生的选择对立,尾生甘愿为爱而死,无爱,则无法活下去。
在《盗跖》篇中,说到尾生只有一句话。"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"这是个一句话的爱情故事,写得很简单,但故事是完整的,同时也仍然是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。由此把尾生定义为中国古代第一个为爱人殉情而死的青年男子,也无妨。
所以,尾生成为了庄子笔下的一个被批评的对象。
庄子:情义轻于生命
和尾生有相同经历的人,都被庄子一一提及并一同批判。如伯夷、叔齐、鲍焦、申徒狄、介子推。他们在世人眼中都是重情重义的贤士代表,只不过,他们最后都为情义而死,这在庄子看来是对生命的不负责,是傲娇地逃避。
伯夷、叔齐礼让君位,不食周粟,饿死在首阳山上。鲍焦不满时政,洁身自守,遁隐山林,誓死不做官,抱树而枯。申徒狄看不惯商纣王荒淫无道,劝谏无效,于是以死劝谏,抱住一个大石头跳进深渊而死。介子推遁隐山林,不愿做官,即便活活烧死,也不愿下山。
庄子批判他们,"此六子者,无异于磔犬流豕、操瓢而乞者,皆离名轻死,不念本养寿命者也。"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这六个人,跟被撕裂的狗、被漂流的猪、拿着瓢乞讨的乞丐没有什么两样,他们都是被名声害死的,所以不能颐养天年。在庄子看来,这些经历相对于生命来说,实在是轻于鸿毛。
无论是痴情男的尾生,还是重情义的五贤士,他们都用采取了"以死明志"的方式结束生命,虽然是对自己负责了,但也是对自己生命轻视了,俗话说得好: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庄子倡导注重生命也是如此道理。
『上一篇:包拯是怎么教育后代的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从魏征名字看简体字与繁体字的斗争 』
 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 - [ 李白 ]
 - [ 刘禹锡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陆游 ]
 - [ 王维 ]
 - [ 黄庭坚 ]
 - [ 辛弃疾 ]
 - [ 苏轼 ]
 - [ 岑参 ]
 - [ 白居易 ]
 - [ 王安石 ]
 - [ 杜牧 ]
 - [ 高适 ]
 - [ 欧阳修 ]
 - [ 刘长卿 ]
 - [ 韩愈 ]
 - [ 韦庄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李商隐 ]
 - [ 许浑 ]
 - [ 李贺 ]
 - [ 杨万里 ]
 - [ 韦应物 ]
 - [ 秦观 ]
 - [ 元稹 ]
 - [ 陶渊明 ]
 - [ 陈与义 ]
 - [ 范成大 ]
 - [ 柳宗元 ]
 - [ 温庭筠 ]
 - [ 元好问 ]
 - [ 李清照 ]
 - [ 文天祥 ]
 - [ 王之涣 ]
 - [ 杜荀鹤 ]
 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 - 「论语」
 - 「史记」
 - 「周易」
 - 「易传」
 - 「左传」
 - 「大学」
 - 「中庸」
 - 「尚书」
 - 「礼记」
 - 「周礼」
 - 「孟子」
 - 「老子」
 - 「吴子」
 - 「荀子」
 - 「庄子」
 - 「墨子」
 - 「管子」
 - 「列子」
 - 「宋书」
 - 「汉书」
 - 「晋书」
 - 「素书」
 - 「仪礼」
 - 「周书」
 - 「梁书」
 - 「隋书」
 - 「陈书」
 - 「魏书」
 - 「孝经」
 - 「将苑」
 - 「南齐书」
 - 「北齐书」
 - 「新唐书」
 - 「后汉书」
 - 「南史」
 - 「司马法」
 - 「水经注」
 - 「商君书」
 - 「尉缭子」
 - 「北史」
 - 「逸周书」
 - 「旧唐书」
 - 「三字经」
 - 「淮南子」
 - 「六韬」
 - 「鬼谷子」
 - 「三国志」
 - 「千字文」
 - 「伤寒论」
 - 「反经」
 - 「百家姓」
 - 「菜根谭」
 - 「弟子规」
 - 「金刚经」
 - 「论衡」
 - 「韩非子」
 - 「山海经」
 - 「战国策」
 - 「地藏经」
 - 「冰鉴」
 - 「围炉夜话」
 - 「六祖坛经」
 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 - 「资治通鉴」
 - 「续资治通鉴」
 - 「梦溪笔谈」
 - 「旧五代史」
 - 「文昌孝经」
 - 「四十二章经」
 - 「吕氏春秋」
 - 「了凡四训」
 - 「三十六计」
 - 「徐霞客游记」
 - 「黄帝内经」
 - 「黄帝四经」
 - 「孙子兵法」
 - 「孙膑兵法」
 - 「本草纲目」
 - 「孔子家语」
 - 「世说新语」
 - 「贞观政要」
 - 「颜氏家训」
 - 「容斋随笔」
 - 「文心雕龙」
 - 「农桑辑要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