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影响
作者:佚名 时间:2023-10-12-
在外旅行或者野外生存,身上一定会带一个"指南针",以便寻找方向和定位,可见,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影响延续至今热度依旧未减。那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影响。
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前身:从罗盘针到司南
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,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。
一开始,指南针叫罗盘针,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。由于生产劳动,人们接触了磁铁矿,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。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,于是罗盘针诞生。
后来,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──司南。人们发现,磁石吸铁是因为每块磁石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, 一头叫正极,另一头叫负极。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大磁铁,地球的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,地球的北极是负磁极,地球南极为正磁极。
根据同性磁极相排斥,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,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,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,它的正极总是指北,负极总是指南,于是,指南针成为了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,常用于航海、大地测量、旅行及军事等方面。
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用法的改进:指南鱼
到了宋代,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,又制造了指南鱼。
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,长二寸,宽五分,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,使鱼象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。然后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,由于磁体 的吸力,钢片受磁感应也具有磁性。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,只要有一碗水,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。
经过长期的改进, 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,钢针也有了磁性。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。
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其他发现:磁偏角
通过对发明物品的测量,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。正如沈括在测试指南针时,一不小心则发现了磁偏角。
沈括在他的《梦溪笔谈》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四种 试验,即水浮法、缕悬法、指甲法和碗唇法。"水浮法"是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,使它浮在水面上,指示方向。
"缕悬法"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,上面粘 一根丝线,把丝线悬在木架上,针下安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,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。
"指甲法"就是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,轻轻转动,由于手指甲的光滑,磁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发生指南作用。
"碗唇法"是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,转动磁什,便和指甲法一样发生指南作用。
沈括经过精密的观察实验,还发现磁针指示 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,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,这种发现在科学上叫磁偏角。
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磁学知识的运用
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,《吕氏春秋》九卷精通篇就有:"慈招铁,或引之也。"那时的人称 "磁"为"慈"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。并认为:"石是铁的母亲,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,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,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 了。"
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,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,如果有人身穿盔甲,暗藏兵器,入宫行刺,就会被磁石门吸住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。
既然磁石能吸引铁,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?我国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,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、银、铜等金属,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。
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,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。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,有时候互相吸引,有时候相互排斥。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,一个称N极,一个称S极。同性极相互排斥,异性极相互吸引。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,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。
到了西汉,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,他利用磁石 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,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,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,有时相互排斥。栾大称其为"斗棋"。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,并当场演示。汉武帝惊奇不已,龙心大悦,竟封栾大为"五利将军"。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,制作了新奇玩意用以取悦汉武帝。
可见,对磁学知识的运用也正是指南针影响方面的体现,无论是科学探索方面,军事运用方面还是生活趣味方面,指南针的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。
无论从指南针的前身还是后世,对这个伟大发明的影响,人们永远带着好奇心去探索和发现,并注入新的活力,让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。
『上一篇: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背后的故事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现代诗人舒婷的《致橡树》想告诉我们什么 』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- [ 李白 ]
- [ 刘禹锡 ]
- [ 孟浩然 ]
- [ 陆游 ]
- [ 王维 ]
- [ 黄庭坚 ]
- [ 辛弃疾 ]
- [ 苏轼 ]
- [ 岑参 ]
- [ 白居易 ]
- [ 王安石 ]
- [ 杜牧 ]
- [ 高适 ]
- [ 欧阳修 ]
- [ 刘长卿 ]
- [ 韩愈 ]
- [ 韦庄 ]
- [ 孟浩然 ]
- [ 李商隐 ]
- [ 许浑 ]
- [ 李贺 ]
- [ 杨万里 ]
- [ 韦应物 ]
- [ 秦观 ]
- [ 元稹 ]
- [ 陶渊明 ]
- [ 陈与义 ]
- [ 范成大 ]
- [ 柳宗元 ]
- [ 温庭筠 ]
- [ 元好问 ]
- [ 李清照 ]
- [ 文天祥 ]
- [ 王之涣 ]
- [ 杜荀鹤 ]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