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诗人舒婷的《致橡树》想告诉我们什么
作者:佚名 时间:2023-10-12- 
女性作家温柔的笔触总能赋予文字灵动的生命,现代诗人舒婷就是这样一位女作家,而且还是一位朦胧诗派的女诗人。舒婷的诗《致橡树》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,正是这首诗使得舒婷与北岛、 顾城齐名。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一下舒婷的诗——《致橡树》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吧。
 
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,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,单从这方面说,她的诗并不"朦胧"。
但是,从舒婷诗作的手法上看,她多采用隐喻、局部或整体象征,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,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,不同的人读,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内容。
接下来一起看看这首《致橡树》:
致橡树
我如果爱你——
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,
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;
我如果爱你——
绝不学痴情的鸟儿,
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;
也不止像泉源,
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;
也不止像险峰,
增加你的高度,衬托你的威仪。
甚至日光,
甚至春雨。
不,这些都还不够!
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,
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。
根,紧握在地下;
叶,相触在云里。
每一阵风过,
我们都互相致意,
但没有人,
听懂我们的言语。
你有你的铜枝铁干,
像刀,像剑,也像戟;
我有我红硕的花朵,
像沉重的叹息,
又像英勇的火炬。
我们分担寒潮、风雷、霹雳;
我们共享雾霭、流岚、虹霓。
仿佛永远分离,
却又终身相依。
这才是伟大的爱情,
坚贞就在这里:
爱——
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,
也爱你坚持的位置,
足下的土地。
从这首诗里,能读出舒婷借用木棉树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独白,一方面提及了对爱情的信仰,崇尚热烈真挚的爱情,对爱情抱有忠贞信念。另一方面,发出了自己对人格理想的追求,希望自己和另一伴都有独立自主的人格,对爱情都神圣敬仰。
这里看出,舒婷是一位会对爱情说:"如果爱,请深爱"的女子。
除开这首《致橡树》,舒婷还创作了很多诗歌,自从她1969年下乡插队,1972年返城当工人,这段时间她经历了很艰难的生活,也正是有了这段日子的历练,给她创作时很多深刻的感想,并通过诗歌告诉我们。
舒婷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,除开《致橡树》,还有诗集《双桅船》、 《会唱歌的鸢尾花》、《始祖鸟》,散文集《心烟》、《秋天的情绪》、《硬骨凌霄》、《露珠里的"诗想"》。
舒婷灵动的思维,伴随着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,于是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,这或许就是女性诗人想通过诗歌告诉我们的吧。
无论是女性作家还是女性诗人,通过他们的作品总能感受到"刚柔并济"的人格美丽,既有哲理思辨,又有楚楚动人的情感。她们不善于在外界中表达自己,于是就在诗歌中绽放自己的内心世界,向全世界人们述说自己的内心想法。
『上一篇: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影响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《诗经》中的鸟儿就在我们身边 』
 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 - [ 李白 ]
 - [ 刘禹锡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陆游 ]
 - [ 王维 ]
 - [ 黄庭坚 ]
 - [ 辛弃疾 ]
 - [ 苏轼 ]
 - [ 岑参 ]
 - [ 白居易 ]
 - [ 王安石 ]
 - [ 杜牧 ]
 - [ 高适 ]
 - [ 欧阳修 ]
 - [ 刘长卿 ]
 - [ 韩愈 ]
 - [ 韦庄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李商隐 ]
 - [ 许浑 ]
 - [ 李贺 ]
 - [ 杨万里 ]
 - [ 韦应物 ]
 - [ 秦观 ]
 - [ 元稹 ]
 - [ 陶渊明 ]
 - [ 陈与义 ]
 - [ 范成大 ]
 - [ 柳宗元 ]
 - [ 温庭筠 ]
 - [ 元好问 ]
 - [ 李清照 ]
 - [ 文天祥 ]
 - [ 王之涣 ]
 - [ 杜荀鹤 ]
 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 - 「论语」
 - 「史记」
 - 「周易」
 - 「易传」
 - 「左传」
 - 「大学」
 - 「中庸」
 - 「尚书」
 - 「礼记」
 - 「周礼」
 - 「孟子」
 - 「老子」
 - 「吴子」
 - 「荀子」
 - 「庄子」
 - 「墨子」
 - 「管子」
 - 「列子」
 - 「宋书」
 - 「汉书」
 - 「晋书」
 - 「素书」
 - 「仪礼」
 - 「周书」
 - 「梁书」
 - 「隋书」
 - 「陈书」
 - 「魏书」
 - 「孝经」
 - 「将苑」
 - 「南齐书」
 - 「北齐书」
 - 「新唐书」
 - 「后汉书」
 - 「南史」
 - 「司马法」
 - 「水经注」
 - 「商君书」
 - 「尉缭子」
 - 「北史」
 - 「逸周书」
 - 「旧唐书」
 - 「三字经」
 - 「淮南子」
 - 「六韬」
 - 「鬼谷子」
 - 「三国志」
 - 「千字文」
 - 「伤寒论」
 - 「反经」
 - 「百家姓」
 - 「菜根谭」
 - 「弟子规」
 - 「金刚经」
 - 「论衡」
 - 「韩非子」
 - 「山海经」
 - 「战国策」
 - 「地藏经」
 - 「冰鉴」
 - 「围炉夜话」
 - 「六祖坛经」
 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 - 「资治通鉴」
 - 「续资治通鉴」
 - 「梦溪笔谈」
 - 「旧五代史」
 - 「文昌孝经」
 - 「四十二章经」
 - 「吕氏春秋」
 - 「了凡四训」
 - 「三十六计」
 - 「徐霞客游记」
 - 「黄帝内经」
 - 「黄帝四经」
 - 「孙子兵法」
 - 「孙膑兵法」
 - 「本草纲目」
 - 「孔子家语」
 - 「世说新语」
 - 「贞观政要」
 - 「颜氏家训」
 - 「容斋随笔」
 - 「文心雕龙」
 - 「农桑辑要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