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》中的鸟儿就在我们身边

作者:佚名 时间:2023-10-13

《诗经》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,原本我以为这里描述的生活会离我们很远,其实不然,很多在《诗经》里的植物动物依然在我们身边,接下来,和大家一起找找《诗经》的鸟儿,看看哪些鸟儿就在我们身边。


据前人叙说,一种鸟,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名字;就是在同一时代,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叫法;而其俗称、土名,更是难以数计,这十分正常,不足为怪,所以,古时的鸟儿或许在我们身边很久了,但是有可能我们一直未发觉过她们。


古籍探索《诗经》中的桑扈鸟


《小雅·桑扈》中"交交桑扈,有莺其羽"、"交交桑扈,有莺其领"。


《小雅·小宛》中"交交桑扈,率场啄粟"。


这里的桑扈,是一种古老的鸟名,在历史长河中,演变成了什么名字呢?一起来看看。


东汉郑玄在《毛诗笺》里说:"窃脂,肉食"。


两晋郭璞在《尔雅注疏》中说桑扈:"俗谓之青鸟,嘴曲、食肉,好盗脂膏,又名窃脂"。


唐代孔颖达在《毛诗正义》里解释:"桑扈窃脂,为蚕驱雀者也。"


西汉刘安在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说"马不食脂,桑扈不啄粟"。


可见,这种鸟还是一种能和劳动人民和谐相处的呢,其中也有几个关键提示:这种鸟和桑或桑蚕有关,是桑(或桑蚕)的服务者和保护者,但又是一种肉食动物,好盗脂膏不啄粟。可见,这种鸟,性格上肯定是很凶悍的!


当代人民探索《诗经》中的桑扈鸟


在5种《诗经》当代版本如《诗经楚辞鉴赏辞典》有提及到这种鸟。


一处译为青鸟,一处译为蜡嘴桑扈。"亦名窃脂,青雀"。


一处注为"亦名小桑鹰",一处注为"一名青雀,相传食肉。今无肉可食,惟啄粟而已"。


一处译为"白颊鸟",注为"又名斑鸽"。


"桑扈……一名窃脂,即青鸟",仍然其说不一。


由此可见,窃脂、青鸟本为古名,小桑鹰应是桑扈的变相。


但这些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来定,并没有完全地说明桑扈的具体形态样貌。


直到桑扈的《交交桑扈率场啄粟》篇有具体的描述,这篇描述写得翔实而又生动:


"试以窃脂言之,桑扈日日求食,人岂能日日适野,即适野亦不必定携脯肉也。如必待窃而食,则桑扈之不饿死者有几;如曰飞至人家窃食,则桑扈为野禽,恒棲林木,从未见其飞近人家、至人院落者。盗肉之说本不足据。"


"桑扈小鸟,处处皆有,人所常畜。或以为今之蜡嘴则误"。


"桑扈之性易驯,乡人常有畜者,大如蜡嘴,羽色亦似;嘴黑尖锐稍曲,黑眉如画,浅青白色,所以有窃脂名。嗉下翼间皆有花文,所以有莺羽莺领之称……形体比雀微大,而好食雀不能用力直攫,每乘雀之不意搏而食之,或捉雀之雏;亦食虫类……"此处还提及了桑扈的别名"户不剌",虽然不雅,但已经是最具有价值的一条线索,至少能喊出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名称了。


《诗经》中的桑扈鸟实则为伯劳


在辽北,对"户不剌"这种小鸟,是尽人皆知,尽人皆识,这个"户不剌"就是当代鸟类学里颇有名气的伯劳啊!伯劳在我国分布很广,在北方为夏候鸟。


在《诗经·国风·豳风·七月》中被称为鶪(jú)。《乐府诗集·东飞伯劳歌》里有"东飞伯劳西飞燕"诗句,并引申出"劳燕分飞"的成语。


当代鸟类学家是这样描绘伯劳的:个子比麻雀大些,在我国有楔尾伯劳、灰伯劳等12种。常见的、分布较广的品种,多为灰头、灰背,或浅褐头背,眼周、翅梢、尾黑色,腹部多浅灰白色。嘴较粗壮,上嘴先端向下弯曲成钩状,略似鹰嘴。翅大短圆,尾较长。爪锐利。它们性情凶猛,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。


常栖于树木顶端等候猎物,一旦发现,立即扑下捉住,再飞回树顶,将猎物夹在树杈上或挂牢在葛刺上,一点一点食用。它们则边吃边观察,发现又有猎物出现,便撂下嘴边食物,再去捕捉、食用。吃饱了,原先的猎物也被忘掉了……人们往往发现树叉、葛刺上挂着死去的小鼠、小鸟、蜥蜴、蛙、蚂蚱等,都是伯劳的杰作。


观其强悍、食肉、让其它小鸟望而生畏的种种生态……这不正是活脱脱的《诗经》里的桑扈吗!原来这种鸟,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中,只是我们未曾发觉而已。

『上一篇:现代诗人舒婷的《致橡树》想告诉我们什么 』『目 录』『下一篇:如何看待古时的游侠行为
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推荐作者

古文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