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教你如何轻松读懂《山海经》
作者:佚名 时间:2023-10-21- 
如果你是一个神话学家,那国学名作《山海经》就是一本神话大全,你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的远古神话是如此点缀在神奇的大地上,但是《山海经》作为一部奇书,从古至今,却没有人敢说自己真正读懂了《山海经》,今天小编就带你轻松读懂《山海经》。
如何轻松读懂山海经呢?首先,把它作为一本地理书籍来看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《山海经》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周代,主要是周代人记录的自然地理志和人文地理志,相当于一本地理知识指南册。
不过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跟现代人完全不同,《山海经》中很多记录在我们眼中属于幻想,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部"神话故事"或者"童话故事"书了。
例如天生独脚的毕方鸟,龙头鸟身的鹊山神,还有大量的奇怪国族,不死民、女子国、大人国等等。其实,汉朝以后的非专业人士也很少把它看作地理志,大都把它当做志怪小说看。
在后世人眼中,《山海经》对地理学的影响远远不及它对中国古代神话和小说的影响。《神异经》《十洲记》《洞冥记》《博物志》等志怪小说都或多或少包含着《山海经》的影子。在浙江民间,甚至把"山海经"直接当作各种幻想性民间故事的代名词。这样,《山海经》就和童话挂上了钩。
例如,《山海经》研究专家、澳籍华裔作家芦鸣完成了《山海经童话》这本书,把《山海经》原书中的一些动植物改造成为艺术人物: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叫狌狌,读音和"猩猩"一样,在《山海经》中,狌狌像动物猩猩,四肢着地爬着走,也能直立起来奔跑,但在小说中,狌狌成了一个天外来客。
芦鸣笔下的祝余和迷榖,在《山海经》中原本是两种植物,但在《山海经童话》中,它们成了可以到处跑的人物,后来还生出翅膀,变成了鸟。
《山海经童话》以狌狌到地球周游名川大山与列国为主线,将《山海经》所描绘的世界地理、地名、国名等以童真的眼光进行趣味解读,内容涵盖宇宙生命起源探索、易经八卦演绎、天地人三合一哲理等,可以说是比较轻易读下去的。
当然,芦鸣写这部童话不是为了寻奇猎怪,而是借用这些怪物探讨人生问题。他一直关注人类命运,不断反思人类的文化,探索生命本质,了解宇宙真相,开发想象力潜质。这种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人类生命故事的方式,可以让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可以轻易读懂《山海经》这部古书所要表达的深刻内容。
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给大家读《山海经》的一个轻松办法了,其实,一本读物能否读下去,主要还是看个人有无兴趣,热不热爱它。当兴趣来的时候,读几遍都不够,没有兴趣的时候,翻一页都觉得难受。培养读书兴趣,才能爱上读书。
『上一篇:七夕节是不是情人节?带你看七夕节的前世今生 』『目 录』『下一篇:洪荒之力是什么意思?国学告诉你 』
 
【责任编辑:梧桐细雨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推荐作者
- [ 杜甫 ]
 - [ 李白 ]
 - [ 刘禹锡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陆游 ]
 - [ 王维 ]
 - [ 黄庭坚 ]
 - [ 辛弃疾 ]
 - [ 苏轼 ]
 - [ 岑参 ]
 - [ 白居易 ]
 - [ 王安石 ]
 - [ 杜牧 ]
 - [ 高适 ]
 - [ 欧阳修 ]
 - [ 刘长卿 ]
 - [ 韩愈 ]
 - [ 韦庄 ]
 - [ 孟浩然 ]
 - [ 李商隐 ]
 - [ 许浑 ]
 - [ 李贺 ]
 - [ 杨万里 ]
 - [ 韦应物 ]
 - [ 秦观 ]
 - [ 元稹 ]
 - [ 陶渊明 ]
 - [ 陈与义 ]
 - [ 范成大 ]
 - [ 柳宗元 ]
 - [ 温庭筠 ]
 - [ 元好问 ]
 - [ 李清照 ]
 - [ 文天祥 ]
 - [ 王之涣 ]
 - [ 杜荀鹤 ]
 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 - 「论语」
 - 「史记」
 - 「周易」
 - 「易传」
 - 「左传」
 - 「大学」
 - 「中庸」
 - 「尚书」
 - 「礼记」
 - 「周礼」
 - 「孟子」
 - 「老子」
 - 「吴子」
 - 「荀子」
 - 「庄子」
 - 「墨子」
 - 「管子」
 - 「列子」
 - 「宋书」
 - 「汉书」
 - 「晋书」
 - 「素书」
 - 「仪礼」
 - 「周书」
 - 「梁书」
 - 「隋书」
 - 「陈书」
 - 「魏书」
 - 「孝经」
 - 「将苑」
 - 「南齐书」
 - 「北齐书」
 - 「新唐书」
 - 「后汉书」
 - 「南史」
 - 「司马法」
 - 「水经注」
 - 「商君书」
 - 「尉缭子」
 - 「北史」
 - 「逸周书」
 - 「旧唐书」
 - 「三字经」
 - 「淮南子」
 - 「六韬」
 - 「鬼谷子」
 - 「三国志」
 - 「千字文」
 - 「伤寒论」
 - 「反经」
 - 「百家姓」
 - 「菜根谭」
 - 「弟子规」
 - 「金刚经」
 - 「论衡」
 - 「韩非子」
 - 「山海经」
 - 「战国策」
 - 「地藏经」
 - 「冰鉴」
 - 「围炉夜话」
 - 「六祖坛经」
 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 - 「资治通鉴」
 - 「续资治通鉴」
 - 「梦溪笔谈」
 - 「旧五代史」
 - 「文昌孝经」
 - 「四十二章经」
 - 「吕氏春秋」
 - 「了凡四训」
 - 「三十六计」
 - 「徐霞客游记」
 - 「黄帝内经」
 - 「黄帝四经」
 - 「孙子兵法」
 - 「孙膑兵法」
 - 「本草纲目」
 - 「孔子家语」
 - 「世说新语」
 - 「贞观政要」
 - 「颜氏家训」
 - 「容斋随笔」
 - 「文心雕龙」
 - 「农桑辑要」